创造莫高窟壁画的古代画师,大致分为三类:一种是僧官,有一定的社会地位,但为数不多。再就是画僧,他们是僧侣也会作画,人数较前者略多。最后便是纯粹的画工了,他们游走四方居无定所,在洞窟里作画,便在洞窟里起居,一旦完工,就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。
可想而知这个巨大的绘制工程,一定是令许许多多的画工,耗尽了毕生的精力,他们走进了这状如蜂巢的石洞,恐怕就再也没有走出莫高窟了,正是这样一批优秀而又伟大的无名者,为后世留下了,人类辉煌的丝路文明的影像。
莫高窟壁画的工艺早已失传,至今再也无人能画出盛唐时期的那种奢华极致的美感。其实唐代和宋代这一个更替,画风就有了明显的改变,可以说越往后越显得浮躁,如果拿如今的画工和当时的作对比,那简直惨不忍睹,僵硬呆板山寨感十足。
即便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临摹大作
也和真正的壁画有着很大的差距
很少人会知道莫高窟的那些秘密
1、谁在经营莫高窟
大部分人走进莫高窟都是从一头雾水开始的。这也难怪,毕竟隔开了一千多年。人们最大的疑问是莫高窟究竟是何人所建?为何而建?仔细观察每一个石窟,会发现他们的开凿结构大都相同,“前甬道,后洞窟”,在每一个甬道两侧的墙壁上都有人物绘画,他们就是供养人——出钱开凿这个洞窟的人。
洞窟内供奉有佛像,绘制了经变图,目的就是供养菩萨为家族祈福。由此可见莫高窟其实是民间自发进行开凿的产物,是各朝代达官显贵们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。
供养人的画像
2、穿越时空的历史画卷
用“寸土寸金”来形容莫高窟并不为过,如果古人懂得先圈地再转让的生财之道的话,绝对是一笔稳赚不陪的买卖。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开凿以来,直到元代才停工,历经那么多朝代,而可开凿洞窟的地方就只有这些,以至于后人会在前人的洞窟内覆盖或者铲掉原先的壁画,重新绘制。
我们现在看到的壁画其实就是一本艺术的编年史,不同的画风,不同的造型,不同的文化都汇聚一堂。有人说参观壁画很枯燥看不懂,那是因为走马观花没用心去看,耐心去欣赏和比对之后会发现雷同者其实很少,毫不夸张的说:在这个舞台上,时隔千年的艺人竟然可以同台竞技,如此神奇的事情只有在莫高窟才会发生。
3、神秘的九层楼
在整个莫高窟,基本都是沿山壁开凿的原始洞窟,唯独在北面有一个九层楼的建筑,显得有些突兀。它就是编号为96号的洞窟,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,窟内有一尊弥勒大佛又称“北大像”,建造于武则天登基那年。
这尊佛像和普通的弥勒佛造型完全不同,两腿下垂呈倚坐之势,双目俯视,一手上扬,一手平伸,体形饱满圆润,气度庄重神圣。仔细端详更觉得有一种母仪天下的感觉,完全就是武则天的化身。
2002年敦煌研究院考古重大发现这尊千年大佛竟然“长高”了1米
4、孙悟空的原型竟然是他
在莫高窟你可以找到很多传说事物的真实原型,形如嫦娥一般婀娜的飞天,造福众生的九色神鹿、最后竟然还有陪伴唐僧西天取经的孙悟空。下图中的那个长相似猴的人就是孙悟空的原型——石磐陀,因为他是胡人所以毛发比较浓密看着像毛猴一般。
他曾经是一个杀人越货的强盗,经过唐僧的教化终于迷途知返,成为了他的第一个弟子,并且帮助唐僧成功穿越荒漠躲避官府的通缉。这些在《大唐西域记》中都有详细的记载。
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与强大,当今有太多关于古时候的未解之谜了,我想有时候我们可以不信,但是不能不敬畏大自然,敬畏神灵。谢谢大家,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教。
敦煌壁画用“天衣飞扬,满壁风动”来形容再也贴切不过了!
敦煌的故事很多,这里讲两个,一个是盗取文物的故事,另一个是保护文物的人物。
上面是328号洞窟供养人菩萨的塑像,现保存于哈佛大学(真的是哈-佛啊!)赛克勒博物馆。1924年,哈佛的华尔纳在斯坦因一伙将藏经洞内的经卷洗劫一空、瓜分殆尽的情况下,恼羞成怒,直接将这尊塑像搬回了美国。当然,他给了王道士70两银子。我想用70两买回来,可以吗?!(下面是华尔纳用胶水和锤子偷取的壁画,同样在哈佛的博物馆里)
常书鸿,20代留法,专攻油画,30年代回国,40年代担任敦煌艺术博物馆(后改为文物博物馆)馆长,一直到80年代,整整40年,几乎花了半辈子在敦煌文物的研究和保护上。我们应该纪念他。(下面是他的书画)
(来源:jacque2000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